近期,电采暖利好政策密集出台,点击查看文章:☞《电采暖丨2017下半年政策提萃》。为何2017年底,政策如此密集出台?
脉络:2012年7月1日,发改委推行针对居民的阶梯电价政策,主观上倡导节约,但客观上造成了谷期过剩电能的消纳困难;2013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对原政策进行了修正,发布《关于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的通知》☞发改价格【2013】2523号文件:在2015年年底之前,针对居民的峰谷电价政策要出台;在2017年年底前,针对居民峰谷电价政策要落地实施。
这还远不是终点,今后针对电采暖的支持政策还会出台,而且会更加有针对性,更加优惠。分析如下:
水平所限,纰漏难免,欢迎讨论,共同提高
一、电力是国内、外能源发展的方向。
从国际角度来看,逐渐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,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是大势所趋。从近期各国出台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上,就可见端倪。
从国内情况分析,中国“富煤、贫油、贫气”,石油、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,能源安全受到挑战。据悉,未来20年,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天然气第一大消费国;中国正在大力削减煤电,发展清洁能源发电,修建全球最大的特高压电网,把各种能源尽量转换为电能,加以利用。据称,未来20年,中国仅核电站就会增加60座。
二、我国电力消费总体平衡,区域过剩。
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电力消费总体宽松,已经从最初的“拉闸限电”发展成现如今的鼓励用电;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,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。
三、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实施是发展必然。
峰谷分时电价有利于电力负荷“移峰填谷”,提高电力行业整体效益。
以电采暖10万户为例,户均6KW功率,谷电时间段累积运行4小时为例,户均就可以转移24KW的高峰负荷。按常规机组4000元/KW计算,即可减少96亿元投资(这还不包括输配电设备投入和电能损耗的费用),这就降低了电价中的容量成本,提高了经济效益。
电采暖消耗过剩的电力负荷,“变废为宝”。
电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,其最大特点是瞬时性,即产、供、销是同时完成的。电能没有半成品,也不能大量储存。冬季,北方很多热电厂是“以热定电”,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电力富余,尤其在冬季的夜间,风力发电也是高峰,这就更造成了电力富余量叠加,大量谷期电无法利用,而电采暖的运行高峰恰恰是这一时间段。如果我们不利用浪费的谷期电能,反而再投资热电厂或燃气供暖,这就造成双重浪费。
四、我国需要清洁的电采暖来解决环保问题。
近年来,环保压力与日俱增,众多高污染企业陆续关停。冬季北方燃煤供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,我们已经无法回避。燃煤在削减,而天然气又受到安全性、气源保障等方面的限制,电采暖理所当然地肩负起解决居民供暖民生问题的责任。
预测:
居民峰谷电价将进一步扩大范围。
居民用电在电力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,未来居民峰谷电价政策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。
电价峰谷差将进一步拉大。
参考国外电价峰谷差可拉大到8至10倍,而在我国,目前峰谷差普遍在2至3倍,这对居民移峰填谷,平衡用电负荷的积极性有调动,但明显力度不够。移峰填谷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和潜力。
针对电采暖的峰谷电价政策将更加具体。
目前,虽然很多省市出台了居民峰谷电价政策,但明显对电采暖用电优惠力度不够。如河北,河南等省,对电采暖用户采取峰谷加阶梯的电价政策,这明显是互相矛盾的,对电采暖全面普及不利。相信有关部门未来会做出调整,出台更有针对性的电价政策。